最新消息!武汉长江新城总体规划分“三步走”
近日,长江新城总体规划方案通过全国专家组评审,总体规划方案形成了长江新城建设“2025年沿江、2035年环湖北拓、2050年点睛”的发展时序。
2025年,建成由轨道交通、高快速路、城市主干道构成的沿江交通廊道;
2035年,进一步拓展城市合作区、国际总部区、科学研发区、共享创新区、文化体验区的建设;
2050年,向东、向北,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。
长江新城总规进一步明确构建“1+5+1”的发展目标体系——
“1”是打造成为武汉的未来之城;
“5”是打造成为创新名城、生态绿城、现代智城、国际友城、创富民城;
“1”是建设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典范新城。重点培育智能创新、金融科技、国际交流的三大核心功能。
总规从组团式空间布局、水环境保护及生态安全格局、蓝绿生态网络、综合交通体系、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,绘制了一幅“三步走”的“愿景图”:
作为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
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
长江新城会建成什么样?
总体规划描绘出了一幅未来之城的全景图
一小时快速交通圈可达全市
在区域结构上,长江新城将加快构建大都市区空间结构,推进区域协调发展。
形成环射互通,促进空、铁、水、公联运,江海直达,打造复合高效的交通新格局。
构建“双快四网”格局,形成长江新城与周边大临空、大车都、主城区一小时快速交通圈;与周边的孝感、天门、潜江等城市形成30分钟城际交通圈;与合肥、宜昌、南昌形成一小时高铁交通圈;与京津冀、成渝、珠三角、长三角形成三小时门户圈的零沟通、无阻碍的对外交通格局。
依托武湖打造城市水库
在生态格局上,更加彰显“两轴、两环、六楔、多廊”的生态结构,实现“理水、融绿、营城”。
依托武湖、草湖核心水体构建城市水库,实施上、下湖隔堤工程;
构建完善的河道河湖体生态系统,打造融入景观的生态雨水管理体系;
营造共生绿楔,实施大别山到木兰山到长江的山湖林田河的整体的涵养与保护,构筑十字生态轴、环城七彩森林带、纵横蓝绿网、两级通风廊道;
传承山水文脉,融汇未来模式,形成科学研发、共享创新、商务服务、国际经济、港口自贸、生态示范等发展片区。
三大超级中转站满足换乘需求
在交通结构上,长江新城打造适应未来出行的城市交通样板,构筑空中、地面、地下一体化出行模式。
空中包括空中轨道、空中步道、低空无人机,地面采用智轨、无人驾驶道,地下采用地铁、地下道路网和地下物流的格局。
特别是构建公交+慢行体系,推进全程绿色出行。
打造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,形成一条市域铁路、四条快轨、六条浮轨的格局,重点将形成三个超级中转站:一个在谌家矶,一个在武湖,一个在阳逻,以满足市民的换乘需求。
智慧新城成为全球亮点
在产业形态上,智慧、低耗、高效的创新经济将成为长江新城发展的新引擎。未来,长江新城将通过建设全城光网、全域WiFi、千兆入户、智能应用等项目,成为“中部支点、全国重点、全球亮点”的新型智慧城市。
来自全国的12位专家听取汇报后认为长江新城总体规划方案内容全面、技术路线清晰、成果规范,充分体现了城市新旧动能转换、以人为本及绿色发展要求,现场一致通过。
下一步,长江新城管委会、市国土规划局将认真研究吸纳评审专家组意见,对总体规划方案进一步优化完善,推进规划的法定化工作,为总体规划的实施提供法制保障。
世界眼光、国际标准
中国特色、高点定位
百年大计、武汉大业
践行新发展理念打造典范之城
长江新城
欢迎您的关注!
策划:武汉长江新城管理委员会
图文来源:长江日报
投稿:cjxc2018@sina.com
【声明: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】